仲华国医馆
健康资讯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发布时间:2025-07-19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 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 

近日,央视健康节目提醒,三伏天乃是一年中祛湿伏寒的黄金时段,冬病夏治正当时。

这一科学养生理念,瞬间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。在传统养生智慧的映照下,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却形成了鲜明反差。

“脆皮打工人”“脆皮大学生” 等热梗频出,身体频频亮起红灯:熬最深的夜,敷最贵的面膜;点着外卖,保温杯里泡枸杞…… 

是谁被内涵到了我不说!

现在让我们看看当三伏贴这一古老的养生智慧撞上年轻人的 “脆皮生活”,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

什么是冬病夏治

 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 

从字面来看,“冬病” 指的是那些在秋冬季节容易反复出现的身体不适,比如遇寒后容易觉得不舒服、天气转凉时总爱打喷嚏等;“夏治” 则是说在夏季,尤其是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通过一些温和的方式来养护身体。

传统观念认为,夏天阳气旺盛,身体的状态也更活跃,此时顺应自然,用一些符合时节的调养方法,比如调整饮食、规律作息等,帮助身体保持平衡,就像给植物在旺季施肥一样,为应对秋冬的气候变化打下基础。

这种理念的核心,是强调顺应四季规律来呵护身体,让身心与自然节奏相协调,这也是传统养生中 “天人相应” 思想的一种体现。

哪些人适合冬病夏治

呼吸系统问题:如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鼻炎、反复感冒等,尤其适合冬季易发作的虚寒体质人群。

消化系统不适:虚寒性胃痛、慢性胃肠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厌食等,帮助温暖脾胃,提升运化功能。

骨关节不适:颈椎病、肩周炎、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退行性关节问题等,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局部气血循环。

女性体质调理: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产后畏寒等属寒证者,助力温阳补虚。

小儿疾病:体虚易感、哮喘、支气管炎、消化不良、厌食、遗尿、生长发育迟缓等。

亚健康调理:免疫功能低下,阳虚体质,气虚体质,亚健康等。

冬病夏治小妙招

三伏贴

三伏贴通常选用一些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温性、热性特质的草本植物(如生姜、艾叶等),经过炮制后研末,调和成膏状,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。

 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 

中医理论中,穴位是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关键节点,也是脏腑功能与体表联系的重要部位。将温热特性的草本贴敷于这些穴位,传统上认为可以借助三伏天的自然阳气,以及草本的温热属性,顺应 “春夏养阳” 的理念,帮助身体在自然规律中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。

艾灸

 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 

 

艾灸是咱们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法子,用晒干的艾草制成艾绒,点燃后借着那股温和的热力,在身体的一些部位慢慢温敷。艾草本身带着一股暖暖的劲儿,点燃后那点热乎气儿不燥烈,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慢慢渗进去,让人觉得浑身松快。

夏天用艾灸,就像给身体的 “阳气” 搭了个梯子:外界的热和艾草的暖凑在一起,顺着敞开的毛孔往里走,帮着身体把积攒的 “凉丝丝” 的感觉慢慢化开。

督脉灸

 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 

 

督脉灸又名火龙灸、长蛇灸,是一种源于传统中医养生理念的特色养生方式,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传承。

它通常是将艾草等材料进行特殊处理后,铺陈在人体背部等特定部位,通过点燃艾草产生的温热效应,配合生姜等辅助材料,形成一种持续作用于体表的温和热力环境。

冬病夏治注意事项

贴敷时间

三伏贴需按时令贴敷,一般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各贴一次,(仲华国医馆这个暑天特推出三伏加强贴,伏前贴:7.10-7.19,伏后加强贴:8.19-8.28)每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,成人 2 - 4 小时,儿童 0.5 - 2 小时,具体可根据皮肤耐受程度调整。

贴敷前后

贴敷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;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,避免食用生冷、辛辣、油腻食物,同时减少吹空调、吃冷饮,以免影响药效。

三伏贴反应

贴敷后若出现轻微发红、发痒属正常现象。若皮肤出现水疱、破损等不适,应及时取下药贴,保持皮肤清洁,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。

 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央妈说:冬病夏治要趁“热”

仲华国医馆 版权所有 2016-2020 豫ICP备11014742号